第1790章 你说我反,那就反呗~(2 / 2)

水浒任侠 云霄野 1275 字 10天前

宋军要集结大批的兵马北往侵攻,而其兵力人数越多,对于粮秣等后勤补给的需求也是越大。身兼统管河东路各地要隘边防诸般兵事的李孝忠先知先觉,则早已把河东三晋山川城池关隘诸地,凡何处可以屯札、何处可以埋伏、何处可以厮杀记得滚瓜烂熟。兼之他于据险死守之际何时又须当出击偷袭战机的敏锐预判,是以还未曾等奉汴京枢密院钧旨北上调动的大军集结大举侵攻,李孝忠便已亲自率领所部靖难军将士主动出击,袭扰宋军后勤补给的辎重。

而无论是靖难军正将李孝忠,还是偏将党世英、党世雄兄弟二人连同着所部众多将士,先前也无不是打算效忠于朝廷保家卫国。但是李孝忠与党氏兄弟皆是得蒙萧唐知遇提拔才建下今日恁般功业,靖难军本来也是萧唐亲自组建拉扯起来的一支军队,金虏入寇之后,若非又是萧唐及时调派诸部义军救兵如救火也似的前来驰援,李孝忠这一路孤军外无救援,恐怕多半也要在金军的合围猛攻下尽数杀身成仁......

有一说一,不是我等早有反心,而本来便深受萧唐哥哥恩义,又是全蒙他施援救助,才方得留取有用之身继续抗金大业。非是因自家哥哥要造反这才引得国家动荡内乱,给了金虏鞑子可乘之机,而是朝廷本来就已糜烂透了,若要抗拒外辱,再受不得朝中权奸约束,萧唐哥哥的确也唯有剑走偏锋。到头来共聚大义的众兄弟抛头颅、洒热血,眼见要将外寇鞑子驱除出中原江山去,到底萧唐哥哥不能为官家所容,朝廷于这个节骨眼便要翻脸下狠手,将我们这些本来也是矢志报国的将士尽数当做造反乱党一网打尽?

好嘛,索性那就反他娘的,如此决策,反倒教老子更觉痛快!

激烈的人马相撞之声骤然响起,李孝忠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身后无数骁勇的靖难军将士呼啸追随,激溅起的一片片血光之中,他们也好似天兵天将直撞杀突阵,从充分的发挥出骑兵疾驰的冲击力,旋即迅速集结,在此准备迂回包抄,来回突袭穿插。而党世英、党世雄兄弟两个趁着宋军溃乱率领各自步军趁势剿杀。面对如此颓势,押送后勤辎重的宋军拼死也只会让敌军多些兵马伤亡,也断然无法及再挽回败局。

李孝忠率领亲随骑军旋即又至,犹如无数把锋利的刀锋在运送后勤辎重的车仗队伍中凿穿而过,党世英、党世雄从左右两翼同时夹击,也直将宋军仓惶组织起来的防御阵线切割成一截截的。何况押送粮秣后勤的这些宋军部曲本来也算不得甚么精锐的善战之师,眼见面对敌军的冲杀根本集无法抵抗,成批的宋军兵卒开始放弃了车仗,四下里寻路径狼狈逃窜,而如此虽然更易成为靖难军将士去撵杀剿灭的目标。李孝忠先前倒也早已下令:毕竟此番奇袭,是为了劫粮切断宋军的后勤补给,而且无论怎的说,当初彼此也算有同袍的交情,是以对于那些已无战意,溃败逃亡的宋军将兵尽可网开一面,留给那厮们一条逃生的去路。

兀自冥顽不灵地抵抗的宋军士卒,多半要遭合围剿杀,而就此败亡奔逃的尚能留得条命在,越来越多本来军纪松弛、战意低迷的兵卒见状,也纷纷丢弃掉手中军械加入逃兵的行列。期间有些倒霉催的赶巧不巧,正与截杀过来的义军将士撞个正着,索性也就双膝一软,跪倒在地,求爷爷告奶奶的直呼饶命愿降......如此恁般,战事也并没有持续多久,这大批的后勤辎重,也尽数落入李孝忠所统领的靖难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