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对方的母舰瞬间就被冰冻在冷冻光波里面,不过也有的母舰因为距离拉开较大。
双方这样的短兵相接之下,也有黄色瓦解光线,穿透了中间的缝隙,打击到了林东的发射节点,单位上面。所以发射节点单位也随之被立刻瓦解。
林东,这次又损失了大约一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不过将对手至少两万艘母舰冰冻在星系的太空当中。
这样临终进行了统计,他前后一共三次与敌军进行了交战,总共拿下了敌军,至少有6万艘作战母舰。
其中的两万艘作战母舰已经被自己编成了突击舰队,而这一次又有两万艘作战母舰被自己冰冻在整个的星空里面。
对方这样的节节抵抗分散兵力作战,虽然有他的机动性能和机动能力,但是每一次遭到一次沉重打击,就会损失至少一两万嗖作战母舰因为不行成这样的编队体系,对方的闪现光波和他形成的反洁面,或者是吹风动力系统都无法形成作战的规模。
现在又是两万艘作战母舰被林东彻底的冰冻,加上第六号星球周边被冰冻的两万艘林东将这四万艘母舰全部传输回到了自己的小行星基地。
但它前面的三个亿左右的发射节点,单位也基本上消耗殆尽。对手很显然是把这些小型发射节点单位当做了林东的无人机舰队来打击,他们认为打击这些节点,单位就可以消灭远征军的无人机舰队,最后再想别的办法攻击他的母舰。
损失了大约十个一的发射节点,单位这点损失对于林东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不过林东已经消灭掉对手大约有六万艘母舰,按照刚开始进行的探测统计。这只外星人的舰队编组应该是在十万艘作战母舰的数量。
那么这样看起来他也就只剩下四万艘作战母舰,如果按照一般外星族群的思路,他至少要留下两万艘母舰作为星球本部周边的防御。
现在林东的探测器已经超过了第四号星球,进入到中间部位的第三号星球,这里就是外星族群的母星可移居星球。
果然在这颗星球周边发现了三道环形的阵线。这三道环形阵却每一道都间隔大约500万公里,这说明对方在阵线上部署的可能是同等的瓦解光线,加上防护吹风和反射截面系统。
但是这些系统的功率要远远大于他的母舰,因为他们在地面端使用,可以在地面端加大补给能源动力系统,这样就会使得这里的闪现光线和吹风,以及反射截面系统能力上都远远超过刚才所预知的那些母舰上的能力。
探测器刚刚进入到500公里的范围,就立刻遭到了从小行星基地上面发射出来的黄色光波的扫荡,又一个小组,大约十个探测器在空中化,为了灰烬。
从这一点上,林东在大屏幕上看到这个画面以后,他觉得对手这种地面攻击手段的射程和舰载攻击手段的射程没有太大差别,似乎都应该还在500万公里的范围。
对于打击对手的这种固态化的小行星人工基地,林东早就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打击他们对林东来说更容易,更简单一些。
现在民中利用最后剩下的两个一的发射节点,单位快速向前向对手的母星星球的边缘推进。
这两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林东是肯定不想再留下了,留下也没有太多的用处,倒不如让他们最后一次发挥自己的余热,直接攻击面这三圈小行星组成的外围防线。
于是两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兵分两路,从阵线的两端斜的夹角部位开始攻击。
这种攻击的走势和星球本部形成了一个大约正负45度角的夹角。整个夹角就像一个梯形的截面,梯形的顶端直接对准了星球的里面,而两边的边线就是两侧的发射节点单位的舰队。
林东打算利用这种手法,将外星人隐藏在周边的那两万艘机动母舰吸引变形出来。
她相信在星球本部的上空还应该保留有两万艘外星母舰,这样算起来,十万艘母舰就基本上凑齐了,只要消灭到这只隐藏在周边星空无形位置上的外星族群的两万艘母舰,就可以彻底的将这只外星舰队的星空防御体系摧毁。
没有了外星舰队的护航,这样一来,林东就可以取得整个星系内部的质控手段优势权利,那剩下的就是打击地面目标。
这对于林东来说,可算是易如反掌,只要进入这个阶段,这颗可宜居星球就意味着他已经装到了地球远征军的口袋里面。
也就是与此同时,在星球本部周边二三百万公里的附近,星空立刻出现了大批的外星人,舰队数量足以超过20万艘。
林东对此又是一愣。这些外星人舰队突然出现在星空表面,完全超乎自己的想象,尤其是它们的数量几乎翻了十倍以上,达到了20万艘母舰,看来最先期对他们的舰队估算有了很大的偏差。
不管如何?林东命令剩下的两个义的发射节点单位。不惜任何代价向对手的母舰集群发射,密集冷冻光线系统。
而对手仗着自己母舰数量的庞大,不躲不闪,直接向林峰发射节点发射分散光线。
这样一来,大批量的黄色光波向自己的发射节点,阵地猛烈扑来,而发射节点所发射出来的部分的蓝色光波也照射到了对手的母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