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说服(2 / 2)

小阁老 三戒大师 1853 字 1天前

~~

夜风呼啸,吹得赵家胡同中那一串写着‘赵府’的灯笼东倒西歪。

外头已是滴水成冰,花厅中的四人却热得满头大汗。

赵立本、赵守正、赵锦、赵昊四个,正围着张八仙桌吃火锅。

“每次涮羊肉,就想起十一年前刚进京时,老侄子给接风的那一顿。”赵二爷一边将满盘的羊肉下进铜锅,一边不胜唏嘘道:“时间过的真快啊。”

“能不快吗?”赵锦给老爷子和赵二爷斟酒道:“二叔你都当上少宗伯了。”

“你啊,要是能收收脾气的话。”赵立本看着赵锦叹气道:“现在就是大冢宰了,结果倒好,让王国光那厮摘了桃子。”

他说的是上个月,张瀚被万历罢官后,赵锦以吏部左侍郎暂掌部务。本来只要他吸取前任的教训,赶紧带头上本挽留张相公,待到下次廷推,转正是水到渠成的事。

可赵锦偏偏头铁,继续像张瀚一样拒绝上书,虽然因为上头有人,只被罚俸三个月,却恶了张相公。这也意味着他无缘天官之位了……

“叔爷教训的是,”赵锦苦笑道:“侄孙我就是这么个人,我也没办法。”

“这叫人设不能倒。”坐在下首的赵昊笑道:“以我老哥哥今时今日的地位,当上部堂早晚的事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他不得尽开颜?”

“哈哈哈,兄弟真会说话。”赵锦笑得合不拢嘴,跟赵昊碰一杯。

“那么说,此番大廷推,我也得把票投给王国光了?”赵守正问道。

“那还用说?”赵立本白他一眼。

按照惯例,正常三品以上官员,由大九卿及三品以上官员廷推。

因为阁臣和吏、兵二部尚书职权尤重,故而参与廷推者也最多,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五品以上官员,以及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在京者都要参加。其人数之多,不啻一次小型朝会了,故而俗称‘大廷推’。

之所以要让更多的官员参与廷推,自然是为了更广泛的代表百官的意见,防止权臣或某一派系把控这几个位高权重的官位了。

反过来,吏、兵二部尚书之所以能跟大学士分庭抗礼,也是拜大廷推所赐。众望所归者,腰杆自然就硬。

不过这套被百官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廷推之法,也已经被张相公给破坏了。

万历元年,吏部尚书杨博病重致仕,当时廷推继任吏部尚书者时,首推左都御史葛守礼,拍在第二位的是工部尚书朱衡,第三才是张瀚。

然而廷推结果报上去,张相公厌恶葛守礼鲁莽刚直,朱衡倚老卖老,便悍然破坏规矩,越过前两位,特拔了资望最浅的张瀚为吏部尚书。

这也导致了吏部被内阁操控,进退大臣皆由张相公一念之间。

年深日久,张瀚饱受诟病,整天被人骂丢尽天官脸面,才有了前番物极必反之举,算是稍稍给自己正了名。

不过这并不能改变,廷推已经被张相公控制的现状。

这阵子王篆、曾省吾等张党骨干,四处放风说张相公属意王国光掌铨。就是要让人识相点,把票投给大司徒,别瞎投乱投,害得张相公再次破格特拔,有损廷推的神圣。

~~

“这样一来,吏部、兵部可都是山西人的了。”赵二爷吃两筷子涮羊肉,忽然发现了了不得的情况道:“天下文武都归他们进退,这太不合适了吧?”

“还行,能想到这个,有长进。”赵立本冷笑一声,也不知是夸他还是讥讽。

赵二爷心态好,搞不清的一律往好处想……

“肯定不能让他们同掌吏、兵二部的。”赵锦忙笑道:“所以兵部尚书王崇古已经上本请求致仕了,就是为了保住王国光这个天官。”

“老西儿真是团结,再瞧瞧咱们江南帮,各有各的主张。”赵昊半开玩笑半认真道:“也难怪连最后一个尚书都丢了。”

“……”赵锦一阵汗颜道:“咱们江南帮想来如此,而和不同,党而不群嘛。”

“就是一盘散沙,还好意思说。”赵立本哂笑一声,说着话锋一转道:

“不过眼下,有个连本带利赚回来的机会。你们可不能再拉胯了!”

ps.先发后改,今晚没了哈。